心路與創作

心路與創作

张恒

俗话說:一種米養百種人。常言道:“你安的什麼心?” “你的意願是什麼?”人心的潛在力、影響力實在無法規範統合。要大家一條心,少數情況是有,人心之多樣,“居心叵測” 難以捉摸,各做各的工,各想各的事,五花八門,花樣百出,想要別出心裁應該不難。可是在創作路上並不如此;模仿抄襲不用大腦,撿現成之心是人的共性,也就成為理所當然,因此創新就成為少數“異類” 的工作。

在實踐創新的人群裏,有的遇到挫折知難而退,有的基本功不夠,造詣不深,有的只在憑空想象,新不出東西。所以創新成功的機會,確實是鳳毛麟爪。反觀,創新成功之人,先決條件是在他的創作心路歷程;是有步驟、有目標努力不懈,有朝一日才呈現出新意,也就是說創新必是先正其心,再循序漸進的用心揣摩除舊佈新,去理解 “玄妙之意,出於物類之表,幽深之理,伏於杳冥之間” ,找出創新的成功之路。創新有時出現在偶然中,不錯!如果不是 “養兵千日” 和 “機會給予有準備的人” 就是創新的 “引子” 擦身而過也把握不住。

完成一件事,要有原則的心路歷程,這歷程是成功的要件、這歷程是冗長又是漸進的,是沒有古今中外的偏見,是在超越保守與豪邁心情下,盡情發揮人性本能,善用變化的創作能力,努力去走個人獨特的心路,擴充視野,有大的 “視” 界,讓內心與外界合而為一。心可大可小,大則應量力而為,小則慎重其事盡力而為。意自內心生成,一路外向表達跟自然結合,在多變的心路上,隨時駐腳,隨時奔放,隨心所欲的表達內心之意。意在心路中左顧右盼,發現新意,或受靈感驅使豪放奔馳,讓心意新意隨時交集併出火花,創意才會常相左右,把過去、現在和未來連貫在一起。

創作歷程中,自我成長不可少,在自覺與不自覺裏,不斷蛻變更新,又警覺到更新時產生的阻力和面對發展的挑戰性。如何接受考驗?多聽取智慧的聲音吧!才不會被失敗拖垮今日與明天,也不會被小的成就沖昏了頭,讓快樂活在感覺的世界裏。

當前我國藝術家,創作風格很多已經逐漸與世界接軌,追求個性伸张,這是一件好事,但不能被虛偽的個性假象蒙蔽,失去民族理性的弘揚,變成不上不下的 “ABC” ,變成西方藝術的寄生藤。要有獨特風格,就得從自己的根去建立,否則別人不會認同我們的藝術創建,而是已被同化的殖民產物,所以創新的心路是審慎艱辛的。

創新之路從心靈深處到意境感受,都像走迷宫,錯誤嘗試在所難免,途经正確省時省力,否則徒勞無功。我們要以智慧去探討,更要以錯誤經驗做逆向思攷問題。不斷的更換常規,訓練觀察力,品味生活中的細節,也在傳統中探索發現,突破傳統約束,對新生事物產生好奇!

想創新或獨具好風格,不能把自己完全抽象化,應該兼備具象能力,否則作品會貧血。換言之創新的成功路,常在似與不似、有與無、理性與非理性、傳統與現代、客觀與主觀之間,並非一定在兩極上爭長短,用極端強勢力量貶低異己,將戰果做為創新的招牌,欺人騙己。

心路歷程人人都有,正直與否?潛在於心術正与邪,內心的寧靜可以保持創意的持續性,想象力的發揮不受阻礙,想像空間不受束缚,增加創新的機會。

創新的前題在創意,培養創意的法門很多,從生活周邊動腦筋也是可行之處:例如仔细觀察別人沒有發現之事物,以自己智能去銓釋心中語言,或做過去不曾做過的事,都能啟發創意或創新;我常把縫份粗糙的內衣,為舒適而反穿,前幾年發現某名牌衣服把標籤縫在外面,乍看之下像反穿了衣服,這種立異也是標新創意的一種。

人們常被習慣所困,真象並不一定呈現在常規中,心路歷程經常注意什麼因素可以啟發思想?在何處可以發揮我們的潛力、把握創作的機會和確定預期效果。下面列出幾個值得參攷的創作思維:

  1. 克服萬難,不要隨便放棄初衷。
  2. 不被習慣束缚,而不敢超越雷池。
  3. 加強信心,不怕失敗,把失敗當經驗。
  4. 擴展思路做多方面嘗試,不受可能性的影響。
  5. 把靈感、創作心得記錄下來。
  6. 不要忽視平凡中的不平凡。
  7. 應用美的形式法則和原理幫助自由發展。
  8. 不但是作者,也是忠實觀眾。

藝術細胞人人有,要善待它,同時在創作心路過程中找樂趣,新意便在喜樂中產生。喜樂增強信心,用信心推開成功之門;信心不能和成功劃上等號,但是信心是達到成功的動力。創作失敗的因素很多,常犯的一項缺點,是只盯著一件事或方法不放,甚者自導自演,編出無法完成的一齣戲。但願愛好藝術伙伴们,共同以喜樂心,在恒變的大自然裏,在一個主題下表達自己所好,有目的、有法則自由自在的創作,對文明有個好的交待,產生多樣統一和諧完美的藝術世界。

2009年3月8日於長榮機上

管窺藝術之道

管窺藝術之道

本文200499日刊載於藝文世界

一天摯友來到畫室,看我正在創作的五尺高十二尺長的四季山水,聊起了宗教,當時我也談到了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「美育代替宗教」之論點,我表示說這是不可能的事;自古以來因為信仰不同所產生的衝突、戰爭不勝枚舉,死亡人數雙手十指的位數數不完,應該把「代替」改成「也是」,而為「美育也是一種宗教」,因為美育有宗教的功能,我在本刊曾談論過的「畫在有無之間」、「自然而然」、「活在心中」等,都暗示著藝術教育是一種信仰工作。常言「學畫的孩子不會變壞!」多少有這些道理。

我是一個勞碌好動、也愛靜雙重性格的人,喜歡遊山玩水和大自然對話,可以幾天足不出門的作畫、聽音樂自得其樂,讓我在其間生發了很多奇想,也讓我體悟到一些與宗教有關的難題,在此使我聯想到多少畫畫大師如石濤、八大,再其出家時動與靜之間,悟到那麼豐碩的藝術之道的原因。

藝術之道的「道」在本文中將以道的本意與走向(門徑)二方面交叉來論述;老子說「道生一、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萬物」又說「道無名天地之始,有名萬物之母」是超然體,道是超時空的,是深奧的。但藝術之道的思想即是無限的,又是有跡可循的,可以平常心來看待的。道是理論可坐而言,藝術是工作,必起而行。藝之至者,多合乎自然所以謂道,學者志道據德、依仁游藝,通古而不泥古,非徒拘守矩矱,致為藝事所束縛。人人得其性靈之趣,而無矯柔造作之譏,使藝術之道不遠離「道」故藝與道合,讓意境昇華至另一新高點。

道成藝成,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在意念上得到均衡,知足常樂,不愁物質的匱乏作個心靈上的富翁,是道者與藝術家共享的人生觀。道以另一個角度來說,道是道路,本非高深玄妙之體,人事有路方可入門,再言升堂入室,窺見珍奇瑰寶,這是平常心看藝術之道。藝術常使人迷惑,有時應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做,不故弄玄虛,藝術之路是曲折的,工作者不要為複雜而氣餒,也不可因簡單而大意恣意妄為。老子曰:「有無相生,難易相成,長短相形,高下相傾,聲音相和,前後相隨。」之言,實乃習藝之基本法則,當作畫時,造型、構圖把握這些原則,應是助益匪淺。故藝與道合,藝必以道為師並不為過。又,孔子:「志於道,據於德,依於仁,游於藝」藝與道體用相須,形質相成。「藝」進展到相當境界便是「道」,道的某些門類的內涵便是藝,故藝即是道。所以,用變化不定的話(畫)去推演(表達)事實的情理、引證前輩的話(畫),以便叫人信服(欣賞),用寄託虛構(創作),去開擴別人的心意(讓別人認同),是故道與藝同理。

老子:「獨與天地精神往來」,卻不輕視萬物,不責備眾人(各畫派)的是非,卻和世俗人和睦相處。雖然詞句(色彩)瑰麗,卻委曲隨俗(雅俗共賞),故於世無害。他的文辭(畫作)詞理(畫理)充溢,有虛有實,可是造句(畫境)奇妙,令人愛不忍釋。他對道的根本,認識透澈完全通達,隨自然的變化,能釋萬物的情理,功用沒有窮盡,與畫理和創作實如同出一轍,息息相關。

莊子對靈性的修養,可作為藝術修養的參考,他說修養不在遠離俗世,他訕笑遁世之人,而在對「道」的體認與渴慕。一但獲得了「道」,便是得到了精神的絕對恬靜與滿足,這點在藝術修養而言,就是我們不能脫離人群與時代隔絕,閉門造車、故步自封、要有民族意識與時代精神,一但藝術表達境界到某一程度時,就會如「得道」般的喜悅。由「道」看萬物,並無所謂貴賤,真正的「道心」不思善惡,是非,淨穢。但藝術之道應〝在明明眞,在親美,在止於至善〞不可能沒有分別心來認識現實世界,因為藝術在人文環境裡並不完全那麼超然。是故藝術之道是有所選擇,有所不選擇,以下略舉幾個藝術之道的選擇的方向一、要溫故知新:觀前顧後,繼往開來,猶如學習國畫,,先了解古畫的時代特點,宋畫其畫多變化,元畫用筆、用墨佳,明畫結構平穩,清末民初起大倡中西融合。今天大家仍在努力多方探討藝術之道,也了解到沒有繼承,就無法創新。二、擇善固執:藝術之路太廣闊,應有所選擇 ,例如在畫而言,前人注重筆墨氣韻,有筆有墨,有骨有肉的作品,才能稱為精品佳作,我們應堅守保有這優良的中國風味。

三、心心相印:藝術表現是受群性的肯定,畫作要能令觀眾了解接受,如同交友要情投意合,心心相印,把有氣質有內涵的藝術品,彼此相印在人我心中。

四、知己知彼:不做井底之蛙,坐井觀天。以人為己鏡可以知得失,不要只緊抱「為藝術而藝術」的招牌,在白日夢裡過「自我」的藝術生涯。藝術之道需像駕駛車子,不只發動引擎向前走,應隨時注意照後鏡,了解自己車子所處的位置以策安全。

五、留白守黑:做事是非分明,作畫黑白分清,白得有空靈意念,黑得有無限的思想,不要只迷幻在雲煙中,有時應該獨自寂靜在黑暗裡,讓思想在靜中神遊宇宙間。老莊學說:「要認識道,要穿過黑夜(感官與智力)借邏輯的演繹、神秘的接觸,才可以抵達神性的光明境界」。

藝術常受環境因素而常變,常變之道終於自然,要常與自然接觸,故藝術工作不學(不師古人,不師自然)無法悟到常理,不受(不能感受接納常理)是無法悟到化易真理,當我們有學、有受時,藝術之道就可以「行到山窮水盡處,自然得個轉身時」。

知易行難

知易行難

本文2006年1月1日刊載於藝文世界

知與行,自古以來各有見解看法不一。殷商時代,高宗武丁說「非知之艱,行之惟艱」此語具有勉勵,能身體力行之意,故曰知易行難。

明朝王守仁(陽明)倡導「知行合一」認為知和行是一回事,能知必能行。知而不行不是真知。國父孫中山先生針對「知易行難」的缺點及國人不重力行光說不做,所提「知難行易」的學說。其實最終目地,都希望把知與行結合在一起,擇其善而從之,不善而棄之。

知易行難,不是讓人們對「行難」知難而退,而是不小看實踐,力行是需要有堅強的意志做後盾,有勇氣往正確方向上勇往直前,繪畫藝術而言,知道要創新兩字很容易,但做起來可能一被子都辦不到,如果我們學古人師自然,說不定古人未完成的真知實學,經過深入探求獲得自然界裡的某些啟示,再接再勵的完成它。一鳴驚人的創新了。

「行難」,有很多畫面的處理,要恰到好處,是一件不容易的事,若是能夠利用少許技巧,基本功夫,就能夠迎刃而解。例如一片叢林的碎葉,如果一筆一筆一點一點的描繪,吃力不討好,稍加應用破筆或洗碗的絲瓜布,即快效果又好,何樂不為?怕難就得想辦法讓它不難,變新難,就得多方面去想,去找題材,更新內容:石濤云「搜盡奇峰打草稿」又畫黃山曾把相距兩里的「石虎」和「鳴弦泉」畫在一起。今人畫美女背景取之於外太空,充分表現「行」不被自己狹隘的「知」所困,更在周邊環境的特徵。自然的奧妙,人性弱點中,找出創新的可能性,同時變化自己的本能、氣質、思想,使畫情畫意更新,有「新產品」的出現,

解決常言之「想變心有餘而力不足,想新力不從心。」行難的問題。

凡事要有毅力的去作已經不簡單,要是不能先有正確的方向目標,心物合一,發揮「行」的情感,很快就被「難」字打倒,因此,我設下三個原則:一、有理可循,二、有情可發,三、有趣可求,來延續內心的「天行健自強不息」排除心中行難的陰霾。「難事」人們不喜歡接觸,傻子沒人喜歡做,偏偏藝術工作者就是一堆傻子:有的只為藝術而藝術傻到沒飯吃,還丟不下筆。有的傻到不知自己畫的什麼是什麼?為什麼而畫。有的自認為英雄無用武之地,有志難伸。有的自我陶醉,不知天高地厚,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,靜下心想一想,多塗抹些心靈深處的幾滴墨,把心得留下和同好共享,雖然流傳的不多,讓後人去接力,享受小我的成果,也是快事一樁。今天的我們不也如此嗎?把前人的文化遺產,加以擴張經營,努力發揚做的比前人更好,這點應是現代的我們應盡的義務吧!好好做個百歲老翁種果樹,不必全為自己著想!

知「行難」,知難而不退,是做藝術家的基本精神。現代人「知易」,知識領域越開擴,越令人感到自己無知:學海無涯,只要確立好自己方向,掌握好自己的舵,努力前進,新天地總是歡迎著我們,,這就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,繪畫藝術不只是畫好一張畫,要將作者心聲傳給別人,是畫家的理想也是所願意做的事。蘇格拉底說:「世上最快樂的事,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」。有快樂的心,不怕難,「知」也好,「行」也好,「難」就不會永遠如影相隨了。

陽明先生一說「知而不行,不是真知」故所知經自我評鑑,是否自己能力所及,把真知與真行結合一起,在創作過成程中,培養出寧靜的心,去達成萬物靜觀皆自得的知行功夫。二十八年前我在日本熱海賞雪和寫生梅花,我徹底的去觀察雪中梅,連梅花的花蕊有幾根都不放過,白梅譜成的花海,加上空中飄下的雪花和白茫茫的天空,給我直覺的是白的非常充實沒有一點瑕疵,不是一切空白。當晚回到富士山下的富士宮住處,提筆揮灑完成一幅四尺之作。並識前人詩「梅需遜雪三分白,雪卻輸梅一段香」把我的知和行表達出來,更說明了天地有心,萬物有情,只要我們能夠身體力行和用心靈去享受,便可以達到「行」的目的。後來我又一反往常的,把梅花倒寫成一幅「五福低頭來」作品,更加凸顯我對梅花哲理情趣的表現。

「知」可以在自然與人文環境中求得,也能在偶然的機會裡生發。得來的新知,我們要慎思做有意義的觀察、比較、實驗、分析、歸納,然後明辨、選擇,做行的工夫。在偶然中或瞬間獲得的思維,一定要把握住。經常是克服「行難」的法寶,也是解決無知的好途徑,我常在夢中生發奇想,夢醒打開床頭燈把它記下來,讓我有新的構想,理念,方便我「行」的發展。所以「知」不一定告訴我們答案,讓答案由「行」的功課去尋求。例如大家都知道什麼是蒸汽?但只有派賓(Danis Papin)特別留意觀察,終於發明了蒸汽推動活塞的蒸汽機。蘋果為什麼會落地不向天上飛?牛頓用行動研究發現地心引力,著名的工程師伯爾溫(Berwin)見蜘蛛結網懸在兩樹之間,使他創設鐵索建造吊橋。雙層汽車的設計也來自兒童畫的啟示,美國大總統林肯、羅斯福,也都不恥下問求知,由此可見要想得到舊識新知,只要有心。但是如何實踐倒是不簡單。

知與行是一體的,有時分不開,時常知難行亦難。十多年前我就想畫一幅四季山水,但又不想畫傳統的春柳夏山秋楓冬雪圖,希望自找門路,在雲天氣象上表現不同季節,因而只有在心動與行動中,四季出遊仔細觀察、寫生、攝影,收集資料,經數年時間稍具心得,創作出我理想中的作品:春山煙藹,夏景晴嵐,秋林白雲,冬日寒煙。這應是我知道「行難」的成果吧!

行難,行在某種情況下,也要負起修正「知」的重任,人們常在知的困境中像蒼蠅撲窗,前途光明卻沒有出路,在藝術方面太過於依賴傳統或過於追新,都會在有限的「知」中迷失了自己。也像一個人登山時,只知循著山路抬頭往上走,看上方的青天白雲,不知回首眺望下方的美景,豈不太可惜?動中應時時找回自己,我在哪裡?多充實知的內容,也解決些行的困難。

「知在求精」,莎士比亞說:「知識之所貴,在其質而不在其量」。在精質的知識中選擇和應用,做起事來才不會難上加難,作畫亦同,若只追求多樣,不知重質深入探求統一,將是一事無成,或者能做個欣賞者耳!故從事文化藝術工作者,除了要知行合一,還要物與情為一體。在此也可見畫家行難之處,虛谷畫梅,始終和人的精神品格相連,除了歌頌梅花的高潔之外,還把梅花人性化,它的四君子,花鳥都借物抒情,在他的團扇上(開到人間第一花)題:「滿紙梅花豈偶然,天成寒骨任周旋,閒中寫出三千幅,行乞人間作飯錢。「要不是他拾閒努力作畫,把天成寒骨的梅花,寫得精神入微,在未成名前行乞人間也賣不到錢,在行難中,難怪他會出家做不念經,不吃素,一塵不染(題荷花)的和尚。他的松鶴圖也是後世人喜愛的創作,松的堅貞,鶴的傲岸,加上竹的剛直不阿。把自然物的特點與人的精神和諧統一在一起,使作品有畫外之意,絃外之音的效果,這些種種用心之苦,均為行難之處。

落實行動,先集思廣益,又能學以致用最為重要,所以要做個成功的藝術家基本條件,先博採眾長化為創作內涵,在專精於喜愛,樂此不疲的研發創作和靈活的思惟去克服行難,並且應有良好的心理建設,消除一些心理障礙,不可自滿故步自封,自命不凡,自吹自擂虛張聲勢自欺欺人,也不自做多情無病呻吟,自我陶醉執迷不悟,而不自量力至一事無成,更不自卑沒信心而自慚形穢,不求上進,最後自暴自棄有始無終,被自然淘汰願自強不息,排除萬難,自我期許,奮勇走向康莊藝術大道。

求好不易 創新難

求好不易  創新難
本文2001年7月1日刊載於藝文世界
書畫藝術是我國的國粹,五千年來的文化累積,使得各流各派獨具的名家手法與藝術表現幾臻極境,因此後人師法,基本面要表現得好已經不簡單,如果要在逸、神、妙、能各品功力上有所參悟,更端乎個人的努力與造化。

求好已經不易,更別提青出於藍以至於創新了。藝術工作者經常談「變」,其實「變」不見得就是創新。「變」,容易,但是能變得不騙自己不騙別人,能變得真正創出自己的風格則難,昔日難,今日更難。那麼,如何運用前人經驗,一點一點的求新變,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呢?謹就個人的幾點體驗與大家分享。

要有好作品的出現,先要有紮實的傳統功夫和新思想,有本事有新觀念,才有發展的空間,再者,必須要有十足的敬業精神。作品的好壞沒有一定的標準界線,但它是有條件的,就從筆法、墨法、章法的基本功而言:筆法要求平、圓、留、重、變五要點,墨法有:濃墨法、淡墨法、破墨法、潑墨法、漬墨法、焦墨法、宿墨法七種。章法重在筆墨,筆墨之精神不移,而面貌形式可變,即凡欲圖新者,用筆當入古法,圖名舊者,用筆當出新意,章法是佈局、構圖,虛實有法,虛處實寫,實處虛寫,虛虛實實相映成趣,疏密變化無窮,並以白當黑,重視空白之美。

好畫的處理,也有很多微妙的方法,例如:欲畫中求繁,不增反減,畫中求簡,不簡反增;將複雜畫面再增筆墨,加以統一,使整體更簡單化。又,當一幅作品覺得太灰暗,不夠精神時,把部份的黑變得更黑,這種突現法,其效果也不錯,故畫無定則,不可拘泥於一法中。

「外師造化,內法心源。」兩者相互作用,常為產生好作品的創新法門,使理與氣、物與我化而為一的定理。創作的活動非常複雜,包括先天本能的呈現、後天實踐的昇華,所有意識與無意識的雙重內涵,但不要將複雜困擾自己,或被簡單所欺騙,在此簡單的歸類成:一、「畫意」,二為「畫法」,三是「畫體」三方面的求新求變。畫意是畫家賦予作品的精神,涵蓋內在與外在;畫法即是創作過程所採取各種表達手法、技巧和程序;畫體是作品的體態,是畫意寄託、畫法物化的綜合體。

求新的淵源一般也可分為三種:一是在舊的形式上加以改變,發展創造出個人特色風格。二是開拓新的形式風格。三、新舊交互使用另創一格。求新要精神與自然統一,表現與再現結合,似與不似化一,我神我意、物神物意、傳神達意,獲得精神美與自然美的融合。

「求新」要先會欣賞,知道如何從藝術觀點看技藝、運筆、用墨、用色等基本功的表現,和作品結構的均衡、律動之把握,包括平面、縱深、折疊、幽幻空間的處理,以及從內容探討作品背後含意,或象徵影射意識及主題意義。有欣賞的能力,才能分辨作品的好壞,擇善而後固執,從最適合自己發展的方面來努力,以得到事半功倍的創新效果。

好作品能產生視覺幻境,和顯現超自然的增生力量,站在欣賞的角度,崇尚自然主義也好,強調畫面視覺價值也罷,作者都從「悟」得「自我」的原則下,吸收古人長處為自己創作營養,孕育神化之,而產生精品佳作,進而新創獨立風格。如:八大山人,他以有限筆墨表現無限的意義。做到筆簡氣壯、景少意長之效。也把看畫人的想像,從有形帶到無形中。

有好書畫不容易,創新更是難,所以要「變」要「新」不是口號,要把至情至性在無心的「忘我」精神狀態下,將古今哲理、生活的歷練、基本功力,轉化在書畫裡,既保有自然原始的意味情趣,又可引人進入未來思想的世界中,此外,更要有勇士般的精神去熱衷於藝術,把藝術生命呈現出來,在此謹以我個人的自勉語:「凡事不怕多只怕拖,不怕難只怕懶。」野人獻曝式的將創作經驗推舉一二,但求與各位共創美的世界,共享美的成果。

活在心中

活在心中
本文2003年7月1日刊載於藝文世界
過了千禧步入廿一世紀,轉眼八、九百個日子,從每個人的手中溜走,到底我們抓住了什麼?往後的日子又將做些什麼?賣瓜的總說自己賣的瓜甜,從事藝術工作的我,亦認為「讓藝術活在心中」是廿一世紀人類自由和平的萬靈丹,多多提倡藝術活動才是當務之急,以期美化淨化人類生存的樂土。

歷史上希臘全盛時期,他們生活思想以「美」為中心,求藝術之美,成為他們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精神食糧。拉丁民族幾乎把藝術之美,成為生活中追求的重點,他們熱愛生命,把美的藝術活動,當作生活必需品,使得人人內心感到真正自由與和平。

如何讓美活在心中,人類有史以來在生活裏都不斷的在探討,諸如文學、藝術、論壇學說以求美作題材的不計其數,直接的談美,間接培養心中之美,也不勝枚舉,從中可了解的一點是人的心境,可以有限的集中在一點,也可以無限到大宇宙,由小而大,由靜致動,儒、釋、道的思想也在強調「定靜」「靜慮」「靜虛」的追求,在靜中定性,用智慧與靈性打開心扉,使心胸有廣大的空間,讓意識和外界接觸,接受好的事實美化人生,喚起人群對美的愛好,與同享美好世界。

人是萬物之靈,人之心是靈活生動的,需心平氣「活」,應對周邊變化無窮的事理,也常在自然懷抱裏和大自然溝通,將外界物色,為我心中之生意。柏拉圖曾說「以美觀物,萬物皆備於我」使快樂如影子,隨時隨地跟著我們。明代理學家王陽明提倡「心性」主張,認為萬物之理都在此心中,心就是理,「宇宙便是吾心,吾心即是宇宙」,將大自然的菁華,存活在心中,使得天地與我並生,萬物與我為一。

「活」不是漫無目的,更不是隨便的,必定有方向和宗旨,否則以有限的能力,在大千世界中摸索,就像海底撈針。新要活「必用其心」,用心的看,用心的學,用心的去想,用心的去做,做到大其心容天下事,平其心論天下事,虛其心受天下善,潛其心貫天下理,定其心應天下變。如是,藝術同理,用心的想,為什麼而藝術,藝術是什麼?不斷的進行新的、有目標的探討,讓「活」超越了時空,讓作品深具魅力,激發觀眾的心使有更豐富的遐想,收到耐人尋味的效果。

「活〞要活在自己的世界裡。藝術是應具客觀的,更應該有自己的理想世界,人有了法理可以「不為法纏〈煩心〉,不為空〈缺乏〉纏」身心兩自在,自然心中自由,創意窮出不盡,猶如日前N95的不足,民間有以胸罩、塑膠碗改裝為防SARS口罩,一切創意「活」在人人的心中。人,有了自己自由的世界,獨善其身,而後兼善天下,有「自我〞的活動空間、氣靜神凝,豐盈自己,然後才能積極的自由思想自由遊。藝術家要忠實於自己的感情,才能真正美化其人生,才有充沛的藝術泉源來發展藝術工作,如詩如畫,如音樂舞蹈。舉例:唐代李白、杜牧是家喻戶曉的「浪漫詩人」,如果他們不忠實於自己的靈性,自由發揮,把心「超以象外得其環中」,便不能浪漫出千古流傳的絕妙好詩,更無本來雨滴梧葉,干君何事的「自滴階前大梧葉,干君何事動哀吟」「十年一覺楊州夢,贏得青樓薄倖名」之詩句。又蘇東坡筆下男女戀情、別緒離愁,人世歷史的滄桑,任何思想和事情,都在他的詞中展現,如水調歌頭「明月幾時有,把酒問青天…,但願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。」念奴嬌,赤壁懷古等逸品佳作,除了顯示他的才氣和悟性過人外,這就是異於常人的忠實自己,靈活想像情感,豪放他的真實人生,活在自己心中。藝術之心,的確更需要「活」,經過澄心靜慮後,把藝術結晶呈現出來,不可消極的沈寂在自滿或有口難言不如醉,有道難行不如睡的困境裏了此一生。

「活」要活在別人的心中。人們有了藝術情懷,生活有了調劑,心靈得到舒暢,一切達觀,淡泊明志,心中別有一番天地,活如:在青翠春山中歡暢,豔陽的夏日裏熱烈,蒼黃秋樹中嚴肅,凜冽的冬風裡抖擻。淨化情感止於至善。如此心情投入藝術創作如此作品讓別人與我們心心相印,受人賞識和喜愛,讓這份美的情感永遠的活在別人的心中。

閒談題跋

閒談題跋
本文2000年7月1日刊載於藝文世界
中國畫的特色是詩、書、畫、印一體,詩意表現在一個畫面上,可使作品更有內涵,當然現在題畫不一定是用八股文言。

畫家把很好的創意用文字、旁白、落款詮釋一番,又能獲得觀眾的認同,未嘗不是一件好事。有人認為畫上寫字落款會限制欣賞人的思想,這點倒不盡然。在看畫的場所中,常聽觀眾說:「這一句改成…,不是更恰當嗎?」表示這落款沒有影響這位人士的思維。

中國畫題材不同,象徵著不同意義,更有一種題材表達數種不同意義者,例如梅花:(一)、以五花瓣而言可以代表:五德、五福、五行。(二)、可表示思念、傳情、寄情,如陸凱贈范曄的一剪梅,彭玉麟的「一腔心事托梅花」。(三)、梅花兼備「林間隱君子」與「空谷佳人」的韻緻,包括自我的完美與異性愛情之意。(四)、梅花能凌厲冰霜,堅忍自強,有貞潔不二及中國傳統文化之表徵。(五)、梅花暗香最具真善美的實質意義。如果在作品上能有選擇,以適當的文字、書法加以表明,讓人一目了然,不致於令人會錯意,也是畫中題句的好處之一。

傳統習慣裡,畫梅花枝幹要向上,揚眉吐氣之意,不可倒枝向下生長,這被認為倒霉(梅)不吉利。本人有一拙作,梅花全部由上向下出枝,繁花纍纍,被一富商收購,還掛在他的福基上,他不但不倒霉,生意還蒸蒸日上,他說為的是我的落款「五福低頭來」,這是題句幫的忙。

又一拙作「洋蘭」,在嬌豔的洋蘭花下,垂掛著毛蟲一條,這個題材被重訂又重訂,買畫人並沒有怕毛蟲而討厭這張作品,為的是我在畫裡題著:「沒有醜陋的我,那來莊周的夢」收到效果。更有趣的是,一位買主將官夫人說:要將這幅畫掛在她先生辦公桌的正前方,讓他別忘了賢內助。又拙作「風箏」畫面上是兩隻蝴蝶造型的風箏,落款是「親情」,下面再跋三句:「一根細細長長的線,一端是兒女的翱翔,一端是父母的牽掛。」這作品創作時間正值政府大力推廣「兩個孩子恰恰好」家庭計劃之際,題句充分表達中國父母與西方父母對親情理念的不同。這作品其中一幅被德國一個文教機構收藏,還讚揚我中華文化。另有小品玫瑰一張,兩朵紅玫瑰右邊題著「劫後餘生」及跋句「不怕劊子手,只怕沒有根。」除了對玫瑰生長有深刻認識外,還合乎時代背景│當時一部電影片名「根」正在美國上映。要不是這些句子在畫面上,給予繪畫生命力,這張小品,豈不是畫稿一張罷了。

諸如此類感性的畫作,自古以來,不勝枚舉。書畫是靈性的轉移,要師古但不泥古,借古開今,不可卑古崇今。作品的形式不一定要脫離傳統的槽臼,題跋的內容與眾不同,並且是過去所未有的,有新意、有趣味性,能發揮中國畫的新境界,讓畫家的心聲,使欣賞人也產生了共鳴,讓創作同具主觀與客觀條件,提昇中華藝術本身的真價值,不必強求在技法上求變,做個「現代藝術的新興

自然而然

自然而然
本文2004年1月1日刊載於藝文世界
自然二字古今中外,都受相當的重視,因此,有所謂「自然主義」的產生;在文學上,有描寫人生真相的主義。哲學裡有主張以自然科學方法,解釋精神現象,研究精神科學的主義。教育方面有主張依循人類原有的性情能力,聽其自然發展為教育方式的主義。在繪畫的主義中,有主張擺脫技巧虛飾,取材現實生活的自然表現方法。由此可見凡有關思想方面的問題,若建立在一個理字上,不勉強而自然的發展,是人類追求的理想。在這篇文章則以繪畫藝術範圍來談談「自然」。

自然,有天然不經人工修飾和當然二種意義,在大自然裏也有更廣泛的涵意,在後面更進一步的探討。藝術和自然有不可分的關係,在藝術的起源中有遊戲說、裝飾說,有摹仿自然說…。摹仿自然,在藝術活動中,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,人的生活不能脫離自然,書畫藝術也是如此,或多或少不能 沒有自然的存在,也可說一切藝術都是在自然界中逐漸演變而產生的「新產品」。

創新是人類共同的慾望,但它常被誤認為「新」是「無中生有」才算數,其實常被肯定的「無」在自然界中,早已存在,只等待我們以現有的「有」,來引發「無」,進一步去尋找、幻想這個「無」來產生另一個「有」。因此,很多的「新」只是被新發現而已,如同發現破金氏紀錄的大鑽石一樣,它的存在可能已是千萬年以上。

大自然的存在是無時無地的,人活在它的懷抱裏。自然而然的,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小部分,人有生命有生活,一切的活動,直接或間接的都離不開自然,老子說「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」自然涵蓋了宇宙的一切,又大自然天行健自強不息,它的不息是循序漸進的,是有規律有法則的,故,人不違反自然,藝術活動順其自然,依自然美自然的規則,自然而然的會精進起來。

自然是不是藝術?自然不是藝術,自然是藝術。世上那些鬼斧神工的自然美景,都不是人為的,本來就不是藝術品,不能說是藝術,但是加上人的潛能智慧把自然物「緣物寄情,寓情於景,情景交融,傳移默化」,就可當成藝術。又另一個自然的解釋是不勉強、不拘束,自然就是美,有美存在的事物就是藝術,所以自然是藝術。

自然裏的事物,有真有假,有善有惡,有美有醜,藝術的本質,是去蕪存菁,留下了真、善、美,在過程中人把自然與情感結合,而強化自然在藝術中存在的價值。在西方古希臘、羅馬,至十九世紀,幾乎純用自然形象表達在畫作上。中國畫歷代可考的作品,無不是描述自然〈包括人文自然〉,如,顧愷「以形寫神」,謝赫六法中的「應物象形」均以自然為表現的第一類素材。現代畫不論中西,其形〈點、線、面〉色〈紅、黃、藍…〉無不是取之自然,故說自然是藝術的本源,藝術不能沒有自然。

詩人、書畫家、哲理學家、科學家們,很多的研究動機,可說由自然而起,由自然素材的「本性」,經過人的「悟性」,最後才完成有「感性」的作品。因此,藝術家要有好作品,最好先有此認知,就算是臨時的靈感也是意在事先,〈那怕這靈感是極短暫的一時衝動〉,千萬別急著標榜「現代」,不知其然,又不知其所以然。自然事物,對於藝術的表現,已經很明顯的證明其存在的價值,我們必須好好的利用,否則學養、努力不夠,知能又不足,不但學習高原期無法渡過,還會掉進無底深淵裡不能自拔;記得在學生時代因為好奇,除傳統正課素描、水彩、油畫、版畫外,課餘還畫抽象作品〈算是塗鴉吧〉,不管托、印、皴、擦、點、描、渲、染、噴、灑、潑、滴、刷、畫,幾乎無所不為,偶得像樣的作品參加省展,結果展出時作品被倒掛沒人發現,連自己看了也覺得那作品似曾相識。然而,要填表時,作品名稱卻以「生命之歌」「未來世界」「作品一、二」「作品1959」等自欺欺人,此中原因是當時自己一肚子「草包」,沒有內容,無目的的「闖作」變不出名堂。因此,痛下決心,努力三多:1. 多看〈學習〉:欣賞前賢作品及自然實物。2.多想〈研究〉:如何表現,表現什麼?3. 多畫〈實踐〉:多下基本功夫,充實自己,也就是多瞭解事物本性,以悟性得到感性的作品。

苦瓜和尚石濤,對中國畫的發展具有相當的影響力,他曾說「搜盡奇山打草稿」,他若不是多接觸自然,吸收自然的精華為創作的營養、動力,和他的學養道行結合,那有他後來獨樹一格的石濤畫?王蒙的空間幻想,突破歷來的三遠〈深遠、高遠、平遠〉產生了幽幻空間的思想,瞭解自然常理後再一反常理,自成邏輯,自成結構,使有獨立生命感,把具象所引發的情境,生發幻覺表現另一個理想世界。有某些現代畫評,批判較傳統的畫家只沈迷在石濤八大的古老思想裏,這是值得大家沈思話題。就如伊拉克戰爭,如想只用按鈕發射飛彈,不用巷戰,是抓不到海珊的,這種理念對現代藝術存在不可忽視的價值,所以王蒙創造視覺幻境,顯示一種超自然的增生力量和空間幻覺,與現代繪畫創作觀念應該是相符合的。可見新象的產生,很少是憑空突破,大都為自然而然的形成。

「現代人」很多認為「變」是西方繪畫藝術的「特產」,我們應該向西方學習,事實上中國自南宋〈十二世紀〉以來,畫家已追求更抽象的境界,用高視點取景法,把空間上下拉長,產生折疊空間,補充「高遠」之不足,使得自然主義逐漸式微,代之而起的「畫面視覺價值主義」的興盛。然而西方在十九世紀末,才逐漸拋棄單純的三度空間架構,進入多元的三度或二度空間的領域,放棄單純自然屬性的呈現,追求畫面結構本身力量顯現。又中國的書畫家多為文人雅士,受儒釋道的影響俱深,在無形的時空裏表現出很多只可體會不可言傳的逸品佳作,創下了人文智慧中的「意識空間」以一念萬年霎那即永恆的「第五度空間藝術」,以及神秘的神聖境界,用神聖智慧與人的原始智慧結合產生「第六度空間藝術」,了解這些人文歷史,和其自然循序漸進的演變,讓藝術的發展也隨著自然而然的更新,便不會只想到外國的月亮圓。有人說中國傳統繪畫受到石濤、八大們的毒害,應該「革命」,箇中原因是圈外人不知其然又不知其所以然;學八大畫眼睛誇張不滿、不平之氣,不去深究八大對自然生態及其個人處境時代意義,不懂得他觀察、揣摩、體驗集他個人卓越才智、承先啟後在自然規律中有所得,而後放筆疾揮,水墨變化的妙趣、妙得,而開拓他嶄新的新境界,又,八大的作畫能筆如風雨、氣蓋山河,畫作「意到筆不到,筆簡形具,而神遊其間」都是對自然有透徹的認識,而後悟得「自我」師意不師跡,使其作品,無一是自然無一不是自然,把中國悟性藝術的特徵發展到最高的極致。虛谷云創新,「納古法於新意之中,生新法於古意之外」,這些前輩都在指引我們如何走向求新求變的道路,這類思想精神不但是過去,現在、將來也是不變的定理和法則。

故繪畫的創作,不要只在桌上動筆「閉門造車」,要多看、多思考,有靈性在心,自然而然的會有「新意」,又在熟能生巧,習慣成自然的情況下,新意在筆先,自然而然「新作」便容易產生,新的作品,自成體系,自成風格,是畫家夢寐以求的目標。因此我們不必反對自然的規律性和生命力,讓我們回歸「自然」,得到真我,順乎自然,自然狀況下創作,獲得自然成果。

漫談現代書法

漫談現代書法
本文2001年1月1日刊載於藝文世界
談到中華書法,源遠流長,其造型之美、含義之深,遠非其他國家字體所能媲擬。中華書法藝術基於深厚之民族文化,淵源極古,自三代古文、先秦小篆、漢之八分、魏晉以降之行草,窮極變化、妍美絕倫,不獨國人所賞,且馳譽於寰宇,堪稱國粹中之瑰寶。身為炎黃子孫,不可對這瑰寶視而不見,見而不取。雖然不能人人學得專精,但也不要放棄欣賞這世界公認的一種獨特藝術: 書法。

書法之字體有篆、隸、行、楷、草之分,其衍變由古籀而大篆、小篆,由隸書而行草、楷書,有一脈相傳之勢。因用具、用途之不同,而有不同書體出現。如今有現代書法之產生,這是不可厚非的,書法本來就不是只有仿古、不重創新的藝術。但是在欲變之前必須認清傳統,以固有精神立意做基礎,方能達到不自欺欺人的創新表現,歷代書法大家亦然,都是集前人所長自創新貌。

傳統書法需「積學養氣」方能稱之為上品,先多研古之名體碑帖,多讀有關聖賢之書,以充實內蘊,下筆自別庸俗,而具備氣韻生動、風神雋逸、骨力通達、豪放渾厚之條件。其理同畫,保有厚、實、潤、重、拙、活之真實內在美。

研究書法,先研究如何再現字的形式與內容,然後才能自我形成新的形式表現,並研古人精神所尚之何在,進而取人我之間的充分和諧,以達到主觀與客觀條件之兼顧。先賢學書固為游藝之一端,其意仍在主「敬」,敬是為學入德之基,蓋心敬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悟,把握古之明訓,面對現實來創作,做最忠實的表現者,不可以自命藝術家者流,率性塗抹,不具章法,只標榜「前衛」「創新」,標新立異,而離書道之軌轍。

反觀「現代」之書法造型甚多,應是多為仿古,如果說是真正「創新」,未免小看傳統書法。就以秦書八體而言,已涵蓋了很多「現代書法」中的筆法和章法了。復古是創新的前奏,從舊中尋找新意,如: 漢簡、泰山金剛經之特殊筆畫與字形,已被納入「現代」表現的一環裏。書法要耐人尋味勢必筆筆嚴謹書寫,不可信意拋出,草率圖鴉,而自以為師自然以放縱鳴高,以自由博變為能,自創一格。又應用金石篆刻之法,將字的線條筆畫加以調整,上下移位、左右對調,穿插伸讓、緊擠鬆散等變化,作為「現代」書法依據是屢見不鮮,因此以不離六書和不造字惑人的原則,融會多樣統一的形式原理,把新的理念與典籍中幽深之含蘊相溝通,開拓另一個書法天地,才是當前有志創新書法者一致努力方針。

化時代

本文2005年1月1日刊載於藝文世界
二十一世紀將是變化最大的一個劃時代。變好、變壞,關鍵在人心,大自然的規律無法掌控,人類又不知自愛加速破壞,因此,不可抗拒的天災和可免不免的人禍,使得善惡混淆不清,天下大亂。如果不化解人性的劣點,不知美化人類生存的品質,往後的日子將會雪上加霜,更是難過。不能安居樂業,再美好的藝術也無心欣賞了。

本世紀最擔心的是,極端的科化造成人性物質化,逐漸遠離善與美的結合,使現階段成為戰爭與和平、快樂與痛苦、美與醜交混的「化時代」。世人想有平安愉快、美好的日子,除要科化、還要善化、更要美化,亦不讓有偏頗傾向的政經與宗教成為美的殺手,才能求得真正的真善美。

每個朝代因人、時、地的變遷,多少有它的不同時代特性,人文隨著深受影響,對藝術的變革也不斷產生,際此世紀交替之季,更是推陳出新、爭相尋找各自發展,藝術家們有如巨石縫中生長的小草、大樹,以堅忍不拔的精神,汲取自然精華,默默的生根,求取成長之生存空間,茁壯自己迎接新的自然挑戰,其實石縫中的營養成份遠多於大石塊,同樣的藝術革新在這個劃時代裏機會更好,讓我們共同努力把握這個「化時代」吧!風雨生信心,多少藝壇「英雄豪傑」就此出人頭地,寫下了歷史的新頁;從此大家不「劃」清界線分門別派,水火不容、互相排斥,而集各家之大成,綜合中華文化精髓,加以發揚光大,獲得深具民族性、時代性和個性的創新作品,那怕世俗的「不識貨」,總有一天會受藝壇的肯定,名垂千古,不必浪得曇花一現的虛名。

藝術在時代潮流裡起伏不定,百年來經過前輩的慘澹經營,建立了不少革新發展的基礎,當代畫家應有「化時代」的藝術建設,才不會辜負時代的使命。如何「化」是當下的重點,現在將「化」的意義做個簡介;化在繪画上給人的第一個感覺是「變化」,變化的目的在於求新脫俗,獲得美好的視覺效果,然而要變先得有「化」,把好的逐一分解,吸收、消化、才有變的本錢。變要化,將內心情感外化,所做的画才會出神入「画」 ,加上豐富的學養,入境會心,心悟神遇,因感而生情,因情而入微,入境入化達到美的最高境界。變由熟生巧再做到物我兩忘,心物合一,即不只是唯心,也不止於唯物的極端思想,能忘,能放,能捨,大而「化」之,化出了個人獨特的風貌。

變是有條件的,就是要有美感,否則醜化的手段把藝術僵化在求奇變怪上,沒有善化之心,在無形中必生潛意識的仇恨心。這偏激的思惟左右了創建的方向。因此「化」要求美化:美是什麼?什麼是美?爭論到今天,這個抽象的字眼,還未有適當的定義,總之情感層面是不可限量,美的意義是無法三言兩語就可表達清楚的,真是「美可美,非常美」如「道可道,非常道」一樣,實為「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」矣。

一件作品要美化,有幾種「化」,有時要深化、簡化、工簡並用,深入淺出的手法處理;有時又要活化,融化古今中外菁華達到美化的目的。「美」因各人心境、學養、審美意識的差異,多少有些不同,「画無定則,美無定規」 ,不必規範,讓主觀與客觀共存,理性與非理性結合,過去與將來的思想並容,純粹淨化美的情感,創造個人的新形象。

經常有學者們一再討論繪画的現在與未來的發展,其實不必杞人憂天,現在討論出來的理想方法或方向,讓今後画家遵循,依「定則」去發展,未必行得通。有如中國水墨画的筆墨問題,應投其所好,順其自然。「傳統」書法線條之美不可否認,善加利用絕對沒錯,不要因為寫不好字而反對。當然形式之美,是點、線、面的結合,單求線的表達不求多方面的發展。一再「反芻」過去的「美德」進了大觀園又不得其門而出,甚者重回「死胡同」。多元化的探求出路,走出深具東方「固有文化」特色的「品牌」是不可忽視的。不可捨近求遠,跟著別人跑,替人打「廣告」。這點是直得省思的一個問題。

大凡,藝術要變化、美化、如何化?步驟有四,就是發現問題,研究問題,解決問題,不論科班或自學,都得痛下苦工一一克服,然後,肯定自己,超越自己,在來否定自己的過去,超越別人,如此才不會只眷戀過去的成就,陶醉在自己的「光榮史」裡。在化的過程中,還需有下列不可缺的理念

一、 要想非理性的自我表現,必備理性的基礎。
二、 要有個性的發揮,也先有群眾的意識。
三、 要表達現代或未來,也必了解過去。

更在廢紙三千,不怕失敗得情形下,突破萬難。「化」的功夫,在不知不覺中建立了基礎。而後再談要革新和創建,因為真實的創新不是恭維的話也不是口號。

「化」是一種理念,是一種手段,讓美好的繼承經過親身體驗或感悟,消化前人的成功因素,獲取他們智慧得結晶,化解我們內心疑惑突破創作瓶頸,讓我們茅塞頓開,頓悟出某些「化境」之事。這個難題如何解決,就得靠個人的「造化」了。近代的中國画家吳昌碩,齊白石,潘天壽等,自身體系的變革。徐悲鴻,林風眠的中體西用,西體中用,便是「化」的實例。

崇新是時代潮流,念舊是人類的天性,只想過去會墮落,只想未來會瘋狂,化得恰到好處才自然。常有人問我,為什麼不画西式些的國画作品,迎合國外主流社會?說真的,為了迎合他人做事,真痛苦,行行出狀元,一個和尚,敲一個鐘能自得其樂走對了路,敲對了鐘,順其自然的敲下去吧!何況自覺現在的作品也有三分之一不傳統了,變也得如同我的白髮一天天的增多,我也經常染了它,不讓它變得太快,因為我喜歡東方的黑頭髮,因為,縱使那天頭髮掉光了,我的長相仍然是「炎黃子孫」。希望我的画「化」在自己的理想線上。

做個「化時代」的藝術家,如何化他自己,是人學的問題,想正常化?戲劇化?依個人「行為」的不同而取向,沒有好壞與是非之分。走得出自己的路,又能與群眾溝通才是辦法,好像是家門口到馬路,想截彎取直,或截直取彎多加造景,各有所好。最大的要件是要能出門,不能永遠閉關自守,在自己天地裡。藝術如海洋,能容百川之水,養活千萬種的生物。藝術家也要有此包容心,走好自己的天涯路,陽關道與獨木橋,走起來各有情趣,將心得自然的轉化為個體精神的反應,豐富心靈的資源,化出靈感,打開思路的大門,走出康莊的藝術大道。

我們是東方人,「化」自己的画。以自身文化做起點,再好也不過,這不是要復古食古不化,而是善用自己原有的優良基因為創建的原動力。何樂不為?野獸派的代表人馬蒂斯都說「他創作的靈感,常來自東方的剪紙、浮世繪的藝術」,梵谷也說「他的整個創作,均以日本画為基礎」 (日本画源自中國在法國印象派藝術中也生了根),但他們沒有被東方藝術「同化」。同樣的國人大喊「中西融合」的潮流下,別忘了「本」被同化、洋化、「氧化」了。而是「保本」美化、國際化,讓國際人士認識、了解、喜歡,入化了我們,把東方人的繪画更發揚光大。